此书是作者关于海南绿色发展的一本厚重的学术研究性著作。他本来是书斋中的资深学者,其研究领域同社会现象联系很少,1992年从北京调来本校后,他就主动利用党校教学科研工作便于接触省内各市县各部门干部的机会,经常承担下市县乡镇讲课与指导论文的任务。他利用这个优越的条件,虚心地向有实践经验的干部群众学习请教,对海南的生态与发展问题进行了广泛深入的调查研究。在此基础上,他先后主持完成了关于生态省与文明生态村建设的多项国家级或省级研究课题,主持撰写了三部著作和数十篇相关论文,又用 4~5 年时间,做了大量的后续调查和分析研究,还与国内外各种类型的生态文明建设做了详细的对比,写成了这部集海南绿色发展理论与实践大成之作。它全方位地展现了海南开创生态省和文明生态村建设的历程,总结了海南绿色发展的成功经验和不足之处,展示了海南在科学发展观指引下,通过生态立省实现绿色崛起的光辉前景。
该书的最大特点就是把中央提出的正确的方针政策同海南的具体实践创造性地结合起来。在我看来,他能做到这一点的关键有两点:一是通过对政策文件的认真学习和独立思考,正确把握其中包含的符合马克思理论的思想原则,而不是鹦鹉学舌式地盲目照搬;二是深入实际调查研究,找准一般原则同具体实践的连接点,并把它明确生动地、创造性地表达出来。例如,2002 年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他就相应地提出海南走绿色小康之路的思想,指出绿色小康是经济欠发达地区发挥比较优势、实现全面小康的最佳选择,并指出海南的生态省建设尤其是文明生态村建设所走的就是绿色小康之路。后来,他的这一理论创新得到了广泛认同。不久以后,中央提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他随即论证了海南的文明生态村就是海南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并配合省委省政府将二者在目标任务、发展阶段、领导体制、工作机制、投入机制上融为一体。特别是在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之后,他就提出海南所
走的生态立省———绿色崛起之路,就是海南特色的科学发展之路。现在他以此作为本书书名,很贴切地从一般与特殊的贯通上概括了海南近十余年来所走的道路。海南在这条道路上所取得的成就既是中央正确方针的实践证明,也成为中央所号召的科学发展的实践范例。因此,海南的实践就能从中央得到更大的支持。例如,近五年内海南的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 5163.47 亿元,是海南 1951 年到 1986 年底的 35 年间全民所有制企业固定资产投资 89 亿元的 58 倍多。其中绝大部分是中央的支持,远远高于国家对其他地区投资的人均水平和增长幅度。
柳教授这本海南绿色发展的巨著,亮点还有很多,这里不再列举,相信读了这本书,定会有不小的收获。这里只是想强调指出,他为此付出的劳动是十分艰巨的,几乎全是他 65 岁从我校退休之后所为,大部分是在 2006 年得脑血栓住院五次后仍有后遗症的情况下做出的。在此期间,他还参与了有关海南生态省、文明生态村和生态文化的许多学术交流和宣传教育活动。除了宏观层次和微观层次的调查研究外,还参与了中观层次的调查研究,如主持了《中国国情丛书———百县市经济社会追踪调查》之《海口卷》和《儋州卷》两项国家课题,课题的最终成果《营造绿色宜居城市》和《琼西崛起的双子星座》,这两部专著分别于 2007 年和 2010 年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他的实地调查足迹遍及海南省全部 19 个市县,包括西沙群岛中的永兴岛和五指山 1864米的峰顶。此外就是敲击电脑进行写作和即使在睡梦中也进行着的思考。如此巨大的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工作量,一个健康的中年人也难以完成,他却以亚健康状态的耄耋之年默默地愉快地承受着。不仅如此,他在退休后不向学校申报调查研究经费,自己悄悄地聘请一位曾当过民办教师的来海南务工的人当他的助手达三年之久。他这种兢兢业业的工作精神得到全校教职工的敬仰,是公认的德高望重的老教授。
最后不能不说的是,这本书充满了他对海南岛和海南人民的大爱。他常对朋友们说,到海南来吧,这里可以让你多活十年,海南优美的生态环境可以使你以中等的收入水平享受到一流的生活质量。以住房为例,2003 年他用 17 多万元在海口市买了一套 120 平方米的住房,其舒适度和幸福感远远超过大城市中价值数百万元的豪宅;他同老伴一起游历了大半个海南岛的山山水水,所得到的美的享受高过定点旅游者的数百倍。他认为在海南泡温泉、入海游泳和饱览热带雨林等是人生最高享受,折磨了他 40 余年的鼻窦炎在来海南后也不治而愈。所以他常以自己是发现和品位海南美的先知者而自豪。美丽中国,美丽海南,使他不忍离去。他常说,海南人真好。更确切地说,他自己是个新海南人,对土生土长的老海南人怀着深深的敬意。我们学校老海南人占一半,他和每一个出生在海南岛的教职工都相处得很和谐友好,其中不少人成为他的知心朋友。在省内,凡是与他接触过的老海南人,也都与他相处和睦,甚至交情厚重胜似家人。在本书中,他不但描述了自己对海南岛美的体验,而且怀着对勤劳朴实的老海南人的深爱,书写了数百个老海南人兴高采烈地创造新生活的动人故事,读来令人感动。
柳教授从事社会科学研究和教学工作已经 50 年,但据我所知,他的思维和创造力不会停顿下来。他在完成本书的出版之后,还要继续撰写已完成一半的著作《新资本观与资本社会论》。在这部书中,他将首次提出新的资本定义“资本是能够带来增值价值的价值”,并以此作为他的新资本理论的逻辑起点,由此出发重新研究和破解当今世界两种基本的社会形态,及其历史和现实问题。希望他的这部新著获得更大的成功。望柳教授务必节劳,多多保重,在确保身体健康和身心愉悦的前提下,顺利完成自己研究生涯中的更大跨越。